7月17日-19日,启迪之星长三角区域开启了为期三天的“浙江周首站交流行 ”。启迪控股高级副总裁、启迪之星副总经理韩威,携启迪之星长三角各基地主要负责人,集体走访嘉兴、杭州 等两地的7家高校科研院所、平台机构与当地明星企业 ,并与清华在浙校友企业家代表深入交流。
▲启迪之星长三角区域20余人参加了本次浙江周首站交流行
本次“浙江周”是继5月份的“安徽周”之后,启迪之星长三角各基地的又一次“集体出击”。正如带队的韩威表示,“长三角网络上的各个区域都资源多样 、相辅相成 ,各个基地依靠启迪之星网络 ,立足本地特色 ,发挥好协同效应 ,真正把集群式创新优势 发挥出来”。
“本次‘浙江周’正是启迪之星创新孵化网络内部和外部充分的联动协同 ”,韩威表示,“能够切实促进区域优势创新要素的高度聚合 、高效连接及高速流动 ,从而推动协同创新体的建立,深化垂直产业孵化体系,完善孵化创新生态,助力推动长三角科创一体化 。”
高校科研院所
第一站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承载着长三角研究院优化科技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经济与技术融合的使命。
“十分欢迎启迪之星长三角团队 的到来,为清华长三院在长三角一体化协同的工作推进注入了新能量 ,其打破区域发展局限性的管理体系 ,致力于创新生态建设的孵化模式 是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创新力量 。“副院长杨向东说道。
杨向东副院长介绍了长三院对于长三角科创与经济融合的战略规划以及与启迪之星孵化网络的结合成果,重点阐释了研究院的四张“网”模式 :清华系资源网、技术资源与经济融合网、面向未来的新经济体网和创新要素汇聚网。
利用启迪的平台和网络资源去连接龙头企业和创新企业,实现产业链的创新整合,对于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合肥启迪科技城以及合肥启迪之星也一直在与安徽的龙头企业建立基于创新需求对接紧密联系,后面会利用长三角一体化的契机,解决企业的问题,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对于长三角一体化的思考和接下来的行动,前瞻、踏实、有高度。“四张网”可以与启迪深度结合,接下来安徽这边要多与长三院互动。
——程宝忠@启迪安徽科技城
第五站
浙大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出发点,始终坚持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结合,科技成果为国内领先乃至国际先进水平。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平教授、张宇副教授向启迪之星长三角团队介绍了“动态环境下的位姿估计 ”、“基于机器识别的食物估计 ”等代表性研究成果,引来走访团队连连赞叹。
韩威表示,启迪之星前身是清华科技园,是专业孵化器品牌,帮助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其主要目标之一 。另外,在产业化方向,启迪之星与企业深入垂直合作 ,将传统企业与创新技术相结合,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双方“一拍即合”,就科研成果转化深入交流合作达成了初步意愿。
启迪之星宁波基地是定位于智能制造板块,尤其是旗下4.3万平米加速器园区的企业大部分属于工业类产品,包括清环智慧(水污染监控仪器)、奥影科技(工业CT扫描)、水岩科技(物流机器人)等等企业对自动化控制,机器视觉等技术的需求比较大。此次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的考察,以及工控院目前主要研究课题的梳理,对未来启迪之星宁波加速器企业的技术嫁接和技术升级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意义。后续宁波基地将针对具体的需求,陪同企业一起对接浙江工控院相关课题老师以及相关控制专业的细分研究课题进行精准对接,实现企业需求与高校科研成果间的高效对接和融合。
——李俊@启迪之星宁波
平台机构
第二站
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
三大未来产业:未来媒体,即多元媒体结合;未来智能,即提升“城市大脑”技术;未来生命,即利用高端技术计算成像推动产业发展。
为了编织好面向“未来的网”,促成包含“未来媒体、未来智能、未来生命”三大未来产业的科研成果产业转化,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与嘉兴市政府、南湖区政府共同发起创建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
邵航院长表示,在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建设产业生态方面,希望结合启迪之星全球孵化网络,突破上下游产业技术瓶颈,为科研技术匹配应用场景,加速产业深度垂直孵化。
对本次浙江行感触颇深:长三角地区的基地多,各具特点和独特资源,协同力量大;启迪和学术圈的亲密联系和互动,清华校友会、长三院、浙大控制系;启迪和产业方的合作,联系最前沿科技和产业应用场景。
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 聚集了一批医疗、制造、信息和文化等领域最前沿科技,启迪之星作为国内最早的科技孵化器之一,在科技服务工作上有丰富经验。近年来启迪之星依托启迪控股,广泛利用前沿科技帮助传统行业实现产业升级。启迪之星和未来学院在技术资源共享,产业资源对接上有巨大可能和潜力。
——卫冕@启迪之星上海
第四站
浙大紫金众创小镇
为浙大师生创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创新创业部主任童嘉 介绍了紫金众创小镇发展情况,并对启迪市场化发展体制表示了极大认同和肯定。“在市场化商业化方面,启迪之星已经非常成熟了, ”童嘉说。
紫金众创小镇还与斯坦福国际研究院、美国加州大学CITRIS等著名高校组织合作项目,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这与启迪之星孵化网络在全球的布局理念“不谋而合”。双方就创新平台的国际化探索 、如何将“锁在柜子里”的高校科研技术释放 出来方面,进行了合作洽谈。
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 围绕国际化办学定位,提供创业培训,与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联动。这与启迪之星的战略布局颇有相似之处,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启迪之星也建立了全球创新孵化网络,涵盖70多个城市,促进了海内外人才、资本及产业资源的互动。而双方也都紧密依托高校这个创新源头。未来这几方面浙大工研院和启迪之星都可以探讨合作。
启迪之星(徐州)在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服务、创业培训等与工研院有潜在结合点,期待进一步沟通。
——王彬@启迪之星徐州
第六站
清华大学浙江校友会
浙江、上海、安徽三地校友会主要负责人及在浙清华校友企业家相聚一堂。
清华大学浙江校友会是启迪之星在浙的重要力量支持,也是服务校友发展的“重要盟友”。韩威一行人特意拜访了清华大学浙江校友会会长王建军、副会长兼秘书长俞富裕、清华浙江校友会副会长李健,副会长陈伟迂,副会长杨林祥等清华在浙校友企业家。
双方均表示之后将会更加紧密合作,互相支持,协同合作,共同推动长三角区域校友沟通交流、促进校友发展,并为校友创新创业提供载体、服务和资源等全方位支撑 ,实现共赢发展。
加强校友会和创业主体的强链接,强化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校友的优质项目孵化、创业生态资源的汇聚,打造生态闭环,进而完善社会服务职能,为更多的创业主体延伸服务深度。
——周海鹏@启迪之星嘉兴&杭州
明星企业
第三站
奇翼科技园区
自主研发设计多款智能特种服装、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明星企业,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奇翼科技总裁陈克定提到奇翼科技作为一家由传统服装企业转型蜕变的科技型企业,将科技创新赋能于特种服装、智能穿戴领域,将产品延伸至健康、养老领域。奇翼科技与启迪之星之星三角团队进行会谈,就共同搭建文创设计领域交流平台,促进上下游企业资源整合进行深入接洽。
奇翼科技 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全球领先创新型科技企业,创始人陈总对产品研发的执着、热情以及合作的心态让人印象深刻。启迪之星(杭州·We-link)的一个重要板块是数字文创,孵化器内聚集着优秀的设计师、服饰领域相关的项目,有着为中国服饰品牌正名的愿景,未来希望在智能服饰领域、原创品牌打造,国内和国际渠道拓展上有深度的合作与交流。
——张卉文@启迪之星杭州
第七站
海康威视
坐落在杭州市高新区(滨江),安防龙头企业。
海康威视工商企业副总经理范真、省级行业总监管海强与启迪之星长三角走访团队座谈交流。范真介绍了海康威视运用视觉感知技术助力物联网数字化智能化的深度积累,并表示正在打造AI开放平台,具备零基础入门,一站式算法定制服务,面向场景化智能应用等开放能力。
启迪之星孵化企业中已经有不少企业与海康威视达成合作,未来双方可能在为AI企业赋能上形成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
海康威视 以视频为核心搭建了一个AI生态平台,在5G无线通信技术发展中,启迪之星合肥能与海康威视合作共同开发5G创新应用场景、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共同打造5G应用示范区。共同推进5G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智慧民生、数字园区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发展基于5G技术的新产业新模式。
——高朕@合肥启迪科技城
第八站
吉利科技集团
汽车领域龙头企业
启迪之星长三角浙江行团队走访了吉利科技集团,就各自的创新体系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期待未来双方能利用各自在汽车出行领域的深度积累进行创新企业与龙头企业的深度对接。
在听到讲解中说起,英国街道上的出租车都是由吉利 生产的车型时,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无论是从汽车技术升级,还是从科技技术创新等方面,他们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启迪之星也是如此,不忘初心,不断创新科技服务,二十年如一日为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深耕细作。
此次长三角一体化参访交流活动收获颇丰,对于苏州基地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技术等领域有很多可合作的契合点,希望整合资源,能为企业带来更专业更周到的服务。
——宋洋秋歌@启迪之星苏州
本次浙江行首站交流行,是启迪之星长三角区域的“科创大碰撞”。一次次面对面的探讨交流,深入的合作洽谈,让启迪之星长三角区域的孵化网络连接更为紧密,创新要素流动更为便捷和高效,切实推动长三角地区科创驱动的一体化。
第二节 纪念地
一、军事旧址
太平天国驻军旧址 位于店埠镇。原陈岗西南和街东,各有一块平坦高地。1956年以后,机关、居民在两地建房时,曾先后发现一批球形炮弹子。1985年,又发现1门太平天国铁炮;炮长1.1米,重约150公斤,炮身铸有“太平圣炮乙荣五年(1855)安徽省造”。
调查证实,清咸丰八年(1858)八月二十三日,太平天国将领、英王陈玉成率军攻下庐州后,挥戈东进,占领店埠、梁园等地。英王率主力一部,驻扎在店埠陈岗、街东两高地。英王驻陈岗高地为大营盘(今县体育场一带),街东高地为小营盘(今供销社住地)。同年11月,驻店埠太平军南下参加了著名的“三河大战”,取得大捷。咸丰十年(1860)三月,因天京(今南京)告急,驻店埠太平军全部驰援。
一百多年来,人们仍习惯称这两块高地为大、小营盘。
新四军四支队司令部旧址 位于县城北青龙乡褚老圩。民国28年(1939),新四军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率部从舒城进皖东,在青龙厂一带休整,司令部驻褚老圩。同年,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亦自庐江转移至此。司令部和指挥部东进后,中共合肥中心县委、中共巢合县委、巢北支队、新四军二师六旅,也先后驻此开展抗日斗争,故褚老圩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褚老圩是褚姓地主庄园,原来房屋甚多,现在原房已毁,惟四周水圩仍保持旧貌。
渡江战役总前委和华东局旧址 位于县城南撮镇瑶岗村。该村南近淮南铁路、合裕公路,东近店撮公路,交通方便,村庄较大。194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总前委和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进驻瑶岗村,指挥渡江作战。邓小平、陈毅、舒同住瑶岗村居民王万田家的两路四合院内,参谋处住张姓祠堂,机要处住王世勇家,电话总机设在张成文家,两部电台设在邻近汪李村王先朝家,车辆停放在旌湾村。
昔年驻地,多数房舍保存完好,旧物犹存。肥东县政府于1984年4月确定总前委旧址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恢复旧址原貌,建立了“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附设“渡江战役展览馆”。总建筑面积563.4平方米,陈列面积488.4平方米。陈列文物、资料、照片324件。
二、烈士馆墓塔
双山白骨塔 位于县城东南约22公里的双山上。民国27年(1938)5月,国军在双山一带阻击日军,伤亡惨重。民国34年
(1945)秋,双山上的双山寺僧人谢子山,出于爱国热忱,悼念阵亡将士,收集白骨,于双山寺右方建一白骨塔。塔身六角形,塔基直径2米,高3米。今已年湮日久,风化严重。
黄疃烈士墓 位于县城东北黄疃庙。民国34年(1945)春,新四军反对国民党军制造摩擦,在黄疃庙、大塘赵、王子城、八斗岭一线,展开黄疃庙战役。1975年,省民政厅拨款7万元,在黄疃庙南头建烈士墓,迁葬散落的遗骨。墓前立烈士纪念碑。筹备建立烈士纪念堂,已建房244平方米。同时由地方集资,在王子城北侧又建一烈士墓,立烈士纪念碑。
张永安墓塔 位于县城北响导乡大张村。张永安系退伍军人,1968年4月在扑灭响导乡供销社大火中牺牲。当年冬在其家乡建烈士墓和纪念塔。墓为砖石水泥浇砌,墓前立碑,上书“张永安烈士之墓”。墓南15米立纪念塔,高约6米,砖石水泥结构,方柱体。塔身面南书“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面北书“张永安烈士永垂不朽”。
蔡永祥纪念馆 位于县城南湖滨乡大蔡村(曾易名大红村)。1966年10月,蔡永祥在浙江军区某部三连服役时为保卫旅客列车的安全而牺牲。家乡为其建烈士纪念馆,计有房屋12间、170平方米。纪念馆门前是蔡永祥的半身塑像,室内陈列烈士遗物,并以照片、图片介绍烈士生平。纪念馆自1967年1月至1977年春,接待了数十万观众。此后调整陈列内容而闭馆。
第三节 馆藏文物
一、书画
峻石晨曦双虎 绢本,119.8×40.5厘米,设色中国画。晨雾迷蒙,草丛深处走出双虎,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为难得之珍品。画面右下角书“峻石”二字,加盖印章。据原收藏人长临河乡二站村许诗祥说,其祖先随清朝直隶候补道许钤身,在光绪二年(1876)8月出使日本,受日本友人馈赠。可知“峻石”应是日本国人。
翁同和行书对联 纸本,行书体,联文为“摩霄黄鹄有奇翼,拔地青松多远声”,下联落款“叔平翁同稣”,加盖两枚印章。上下联长宽约为123.3×30.9厘米。翁同和(1830~1900),江苏常熟人,状元出身,清代同治、光锗间历任刑、工、户等部尚书,并两度入军机处。支持维新运动。戊戌政变后,被罢官回籍交地方官管束。翁同和在籍以书法名于时,连负责管束翁的地方官,也为求得一书而拜倒在翁的门下。
许尧墨竹条屏 四幅,纸本,分别为风、月、石、雨四种墨竹,风格近似郑板桥。每幅画上各题词一句。许尧,字春生,清康熙、乾隆间人,家居巢县炯炀河,工画山水、花卉、竹石。曾在县境西山驿设馆授徒,常至农家作客,作画以赠。
沈用熙草书对联 共两帧:一为对联,纸本,上下联均为147.2×31.9厘米,联文为“庶子春华家丞秋实,张芝学圣锤繇擎音”。下联落款“石翁沈用熙”,加盖两枚方印。一为中堂,纸本,133.3×68.6厘米,节录王潜诗句,盖三枚图章。对联和中堂字体相同,圆润浑厚,被称之为“卧蚕食叶”体。沈用熙字薪甫,绰号“沈二菩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人,祖居本县阚集乡境内,工诗文书法,尝游宫廷及士卿之间。
陈错花鸟条屏 条屏六幅,纸本画,水墨淡彩。花为牡丹、芙蓉、芦,菊、荷,鸟与鸡、雁、寿带、画眉、雀、够鹆。彩墨相间,浓淡适宜,形状肖似,神态逼真。陈错字石可,祖籍本县,寄居合肥庙街,清同治至民国间人。工诗画,在皖颇有名气,此画作于乙卯(1915),是其晚年作品。
吴焕彩墨兰条屏 条屏四幅,纸本画,其中墨兰两幅,每幅上下各一丛小叶兰,中间题诗。墨竹两幅,均山、石、笋、竹,亦分上下两组,中间题诗,按印章推断,此是吴焕彩早年作品。吴焕彩字兰石,清道光至光绪年间安徽宣城人,曾在直隶为官,善画兰、竹、笔墨雄健。
二、陶器
百鹿尊 影青瓷,晶莹如玉。通体彩绘山水、群鹿,合计百只。百鹿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尊底有方形朱红印记“大清乾隆年制”。百鹿尊原为清官用物,民国初年段祺瑞的军需陈某盗出一批文物,此为其中之一。解放后由杨文海收藏, “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砸去双耳,1981年10月献出。
青花梅瓶 影青瓷,通体饰青花。瓶的颈部为云头纹,肩部为连枝花,腹部绘游园仕女,底部饰仰莲瓣装饰纹。从形制和青花风格鉴别,是明代早、中期制品。
冲耳香炉 白瓷,口边为短粗直线,颈部和前后的中部饰连枝花,两边带状棂格纹环绕,双耳外部饰八卦纹,腹部绘二龙戏珠,龙外饰火状云纹,正背两面皆有珠,从制形、风格鉴别,为明代中、晚期制品。
万寿碗 影青瓷,胎薄釉润,光照见影。碗外部以黄色为地,绘五彩花纹,四周有“万寿无疆”楷字,碗底有“大清乾隆年制”。万寿碗为清官御用物,传说是慈禧太后赏赐李鸿章,拆李家楼时,流落民间。
青花大缸 影青瓷,缸体外腹部着牡丹连枝青花,唇部饰梅瓣形青花图案,颈部上层饰带状珠纹,下层饰带状棂格纹。鉴别为清代晚期制品。
陶仿 泥质红陶,质地细腻,长方形,素面,无纹饰、款识。墓葬出土,为汉代制品。
唐三彩罐 一对,白瓷,瓷胎重厚。桔黄釉作地,白花、绿叶,绿色凝聚成块,罐盖为黄褐色。1976年,开挖店埠河时出土。
耳杯 米黄色瓷,绿釉,泥鳅脊底,圈底无釉。器呈菱形,敞口,为宋代制品。蛋壳胎小罐 胎极薄,敷绿釉。从器形鉴别,应为唐、宋间器物。
三、钱币
金币 三枚,黄金质地。中心直径2.6厘米,每枚重8.89克,形制与普通铜钱相仿。正面书汉字,背面书满文,其一为《天聪通宝》(天聪,后金太宗年号,1627~1636),背面满文“宝泉局”;其二为《乾隆通宝》(乾隆,清高宗年号,1736~1795),背面满文“宝福局”,其三为《嘉庆通宝》(嘉庆,清仁宗年号,1796~1820),背面满文“宝泉局”。三枚金币均系1958年从店埠镇通济桥西李鸿章侧室莫夫人墓出土。系全国希有文物,其中天聪金币已从国家《钱谱》中去掉记述。
银币五枚,白银质地。中心直径2.5厘米,每枚重6.08克。传说为赏赐之物,一般不作货币流通(出处,同上)。
历代铜币 计107种,较为珍贵的有:战国时楚之蚁鼻钱,西汉之半两、五铢,新朝(王莽)之大布黄千、大泉五十、货泉、太平天国之圣宝,日本国之文久永宝、宽永通宝,朝鲜之常平通宝,越南之景统通宝、明命通宝。
二、诏书、器饰
诏书 缉本,长卷,327×32厘米,右为汉字,左为满文。绢底分红、蓝白、紫、黄五色,字用金、红、绿、蓝、黑五色书写。汉满文交接处书清朝同治年号,加盖汉、满两种文玉玺。诏书外裹金丝龙云纹织锦包皮。汉、满两种文字所书内容完全相同,系赏赠副将周荣兴之祖父为武功将军,赐之诰命;赏赠其祖母为夫人。
神兽葡萄镜 四枚,青铜质地,分为两式:I式:龟形钮,密乳钉为底,四周饰四个海兽,围以连枝葡萄。Ⅱ式:神兽钮,连枝葡萄为带。刻工精湛,为唐镜之精品。
青玉佩 玉呈青色,扁钟形,镂空双面雕刻,工艺水平较高。此佩系墓葬出土,与同期出土的陶瓷、铜镜鉴定,均为宋代制品。
金簪 重8.4克,长8.5厘米,正面刻蝙蝠形如意头,背面有“余天兴”印记。1958年,从店埠镇通济桥西李鸿章侧室莫夫人墓出土。
朝珠 两串,一为水晶质,分白、蓝、绿、红四色,大小133粒;一为琉璃质,多呈黄色,77粒,另有七粒翠石。两串朝珠均为李氏家族墓葬出土。
肥东县文物管理所收藏文物统计表
相关问答
1肥东有学室内设计的学校吗吗你不如找个有三五年工作经验的人,付费一对一带你,比你在培训机构学习到的东西更多,更实用2芜湖哪里有学室内设计的学校,怎么样...
我也18岁,在室内设计培训班学的,学的时候觉得自己什么都会,可正真在面试时发现其实啥也不会,到头来设计师说这些东西不是说在学的怎么好就行,关系还是实践,我现...